新闻资讯
您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> 新闻资讯
您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>新闻资讯

垂莲柱艺术特色

垂莲柱艺术特色

发布时间:2025-02-10 09:09:51

垂莲柱艺术特色悠久,早在宋代就有提及。山西侯马董氏墓出土的金代墓中已有砖雕的外檐装修形象,上部的垂莲柱造型已很成熟。垂莲柱用于门上具体始于何时,尚待考证,但从全国各地住宅的大门上看,使用垂莲柱的极为普遍。四川的“龙门”,闽南住宅的大门,以及江南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等地的住宅,都使用垂莲柱作为门罩。

垂花门的使用,很好地解决了二门功能与空间利用的问题。妇女们在此寒暄、行礼、话别,需要一定的空间。如果两根檐柱落地,门前活动空间就会受到限制。使用不落地的垂莲柱,地面就显得宽敞,上边有遮阳挡雨的屋顶,加上华美的垂花门衬托,环境氛围更恰当。垂花门的两根垂柱被木柱支顶上形成落地柱子,虽然出于保护目的,但看上去显得别扭。将垂花门的两个垂珠齐根锯掉,如同见到断肢的人,心理上感到难受。

垂花门的形象可以说是浓缩了中国建筑的精华,几乎包含了构成中国建筑的要素、构件、装修手法等。各种装饰手段,如砖雕、木雕、石雕、油漆彩画,都用得恰到好处,十分华丽悦目。可能有人提出斗拱问题,一般住宅中的垂花门没有斗拱,但在过去的小王府中,有一斗三升斗拱,宫殿、苑囿、寺庙中的垂花门则普遍使用斗拱。宅门中的垂花门多是“一殿一卷”式的,用悬山顶,封檐板宽厚,漆成红色,上加金色梅花钉,富有装饰气氛。看面墙常做得很精致,与影壁相似,使用磨砖砌法。有的在白粉墙上开各种形象的灯窗,屋脊两端砖雕的花草,门两侧墙上砖雕的对联,抱鼓石的石雕、门簪、花板、垂珠、雀替等的木雕都很精美。

这与宅主的艺术鉴赏水平和财力大小有关,尤其是彩画一项,由于易于更新,更能反映宅主的爱好或纪念意义。垂花门都是“澈上明造”的,不做天花、不吊顶,油漆彩画有充分用武之地。苏式彩画的包袱中画山水、人物故事、花卉或博古等。在五十年代曾见过著名工程师朱兆雪先生家的二门彩画,包袱中画的是正在使用的各式施工机械、大吊车、挖土机等。这反映了主人对先进技术的向往。还有一家住户,老先生说:“垂花门上的彩画是她(指着夫人)过门那一年画的。”那是一幅很高雅的山水画,老先生说话时怡然自得,夫人在旁莞尔而笑。

宅门的垂花门从外边看是一座华丽的小门,尺度近人,比例和谐。从内院看则是一座完整的类似亭榭的方形小屋,四扇绿色屏门,上面有的还有四个吉祥文字。门虽设而常关,出入多是绕行左右踏跺,有的还得先进廊子再下院子。雨天或烈日当空时可以顺廊子走到厢房、正房。如何经垂花门步入正房,在《红楼梦》黛玉进府时有所描述。垂花门的屏门仅在喜庆日子举行礼仪或贵客临门时才开启。不论从外院、内院的任何角度看垂花门都很中看。据说过去唱堂会戏时,垂花门还可以派上一定的用场。

本站热点

热点tag标签